2021-01-18 10:02:25
來源:水母網
水母網1月18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王文 通訊員 王朝霞 劉正毅)老話講“三九四九,棍打不走”,目前正是咱煙台一年中最冷的時期,近來更是出現了零下十幾度的嚴寒天氣,這容易引起凍傷等傷害。最近,市疾控中心接到諮詢電話,李某自入冬以來手部出現凍瘡,近段時間尤其嚴重,除傷口紅腫、難癒合外,還發現傷口周圍皮膚髮黑。李某諮詢是否與其所從事的職業有關,是否可以診斷為職業病?
經瞭解,李某在某冷藏企業從事魚類低温加工工作,據其職業和手部症狀描述來看有可能是手部凍傷,市疾控中心專家建議李某到職業病醫院做進一步診斷。
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除天氣原因引起的低温外,日常作業中接觸乾冰、液氮等製冷劑也容易引發凍傷。為有效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凍傷已於2013年納入法定職業病目錄。如果勞動者懷疑自己是由於工作原因而引起凍傷的,應及時到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職業病的診斷。確診為職業病的到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傷殘等級後,可依法享有職業病治療、康復以及賠償等權益。
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説:凍傷易發生的職業包括寒冷季節從事室外或室內無採暖或有冷源設備的低温條件下的作業,如漁業、農業、礦業、土建、通訊、運輸、環衞、警務、快遞、室外製造業。
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低温環境作業的勞動者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也要注意做好勞動防護。一是勞動強度不要過高,防止過度出汗。肢端疼痛和寒顫是低温的危險信號,當嚴重寒顫十分明顯時,應終止作業;二是控制飲酒。酒精可使血管擴張,增加身體散熱而誘發體温過低,導致凍傷;三是適當進行户外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抗寒能力和機體抵抗力。
此外,應適當增加富含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為了有效防止凍傷發生,存在低温條件作業的企業應為勞動者在工作地點的附近設立取暖室,方便勞動者在需要時取暖休息,同時為勞動者配備並監督其使用個人保暖防護用品,如棉衣、棉鞋、手套、帽子等,並適當縮短工作時間以免凍傷侵害。
王惠
版權聲明 多寶網登入爆料熱線:0535-6631311